
您買測錶機了嗎?測錶機就像大醫院的健康檢查設備,可以清楚了解機械錶的健康程度。
測錶機,又稱校錶儀,主要參數有日差、擺幅、偏振、升角、頻率(節拍)。透過測錶機拾音器接收的頻率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愛錶的身體是否健康,測錶機上有幾個重要的數值,您必須要徹底了解,才能知道愛錶所顯示出來的數據是否正常?是否該維修或保養?
機械錶一放在拾音器上就會發出很迅速的 滴答滴答滴答...的聲響,而這聲響其實是來自機芯的擒縱裝置,這個重要的裝置本身對手錶走時正常與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力。當一隻擒縱輪齒碰上擒縱叉(馬仔)的一端,便會發出「滴」的一聲。然後,隨著擺輪的擺動,擒縱叉會鬆放擒縱輪,直到碰到擒縱叉的另一端的時候,就會發出「答」的一聲。
一般機械錶收藏家只需要了解日差、擺幅、偏振,就能夠掌握愛錶的身體狀況喔!以下各參數的介紹,希望您買測錶機以後能夠了解數據參考的主要來源。
日差:
就是手錶每天產生的分秒誤差,很多新手玩家看到有誤差,難免心理會有疙瘩,但是說實在的,這個地球上沒有一顆零誤差的機械錶,就算是瑞士天文台認證的機芯,手錶誤差的影響來源實在是太複雜,就算機芯很健康,包括地心引力、溫度、震動...等外在因素也會影響走時的誤差值。其實誤差的產生也與個人使用有關,例如說劇烈的震動、手錶進水後零件生鏽、太久沒有保養...等等也是影響走時最大的主因。目前大眾廣泛可接受的誤差標準為 ±30秒,日差在這誤差值內都屬於合格機芯,瑞士ETA機芯狀況好的情況下可以達到±10左右,而瑞士天文台認證錶芯則是在 -4 ~ +6秒之內。
擺幅:
又稱振幅,測錶機常常標示為擺幅,意思是擺輪偏離其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,也或者說是擺輪左右擺動的幅度。一般正常的機械錶在滿鏈狀態下,240到320為佳,過低、過高或者不穩定,都會對走時有不良影響。當手錶上鏈不足的時,擺幅也會偏低,所以測表之前一定得上足夠的鏈。另外因為手錶使用年限過長,零件因此長期磨損、錶油乾掉或凝固,軸與軸承之間的摩擦增大,也會造成擺幅偏低的狀況,但是只需檢修沒問題、做好洗油保養,從新上油之後,就能解決擺幅的問題。
PS.如果發條力矩輸出過大,造成擺幅過高,超出340以上就容易造成「擊擺(撞擺)或者過擺」,也是影響走時很大的原因。
偏振:
偏振,在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擺輪偏了。擺輪的重心偏離了中軸。一般新錶的偏振範圍應該要控制都在0.5以內,理想值當然是0。手錶使用過程,如果偏振變大了,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側面的衝擊,手錶因此劇烈晃動,或者飽受嚴重的摔打磕碰,上測錶機檢測的時候,偏振就能看出個端倪。
偏振變大通常會使擺幅下降和誤差變大,主要原因是偏振會加大軸承和軸心之間的摩擦,擺輪在此時則需要更大的動力才能推動轉能,嚴重時擺幅就會變低,甚至直接停擺,造成手錶不能走。
線條:
測錶機內的線條可以最直接顯示其日差及擺輪的穩定性,線條越直表示越穩定,彎曲表示穩定性差,零件損壞時最嚴重還會有天女散花的情形發生。
節拍:
手錶常見的節拍有 21600/H(3赫茲)、28800/H(4赫茲)、36000/H(5赫茲)。赫茲是按每秒來回雙程次數為單位,5赫茲也就是說一秒鐘擺輪從起點回到原點來回走了五回。而一般手錶常說的28800的擺頻是每小時機芯擺輪的擺動單程總次數,實際上一次完整擺動就算了兩次單程。
升角:
擒縱叉和擺輪共同走過的角度,大部分的機芯顯示升角是52°。升角是固定的,當然也例外,像OMEGA的同軸機芯採用64°的升角,不同升角對機芯測試也會有一定的偏差,所以高級的測錶機是可以調升角的。
希望以上解說能讓您使用測錶機時更了解每個數據代表的涵義,清楚知道手錶的健康狀況,成為是否該進廠保養的一個標準依據。
任何問題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,請搜尋ID @watch12
或是掃以下QR
瑞利鐘錶感謝您!
測錶機訂購連結: https://rayleigh12.com/products/1000